機構料中國對歐盟反制手段有限 或瞄準農產品

國情動向

撰文: 陳建錫

發布時間: 2024/06/14 10:20

最後更新: 2024/06/14 17:35

分享:

分享:

機構料中國對歐盟反制手段有限。

中國官方多次暗示反制歐盟的關稅措施,德國研究機構認為,中國擔心強硬回應適得其反,其報復估計有限但具針對性,農產品及乳製品等是預期的目標。

位於柏林的研究機構Merics指出,可以預料的報復將集中在芝士、豬肉等歐盟產品,而在歐盟展開調查後,中國亦開始了對白蘭地等歐洲酒類的調查。法國是白蘭地主要產地,並在提高中國製電動車關稅上持支持態度。Merics認為,北京不會對自身需求的產品下手,包括歐盟的機械、化學品及醫療技術產品。

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指出,中國可能希望避免貿易戰,繼續讓其電動車進入歐洲市場,其報復行動可能只針對歐盟個別國家,以起施壓效果。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則表示,中歐仍可以進行雙邊接觸,且有談判空間,即使在關稅措施實行後,協調立場也是有可能的。

中國官媒此前已多次放風,提到中國企業計劃或已經申請對歐盟的進口豬肉、乳製品等展開反傾銷調查,有官方背景的歐盟中國商會也提到,中國可能對特定類型的歐美進口汽車加徵關稅。本周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的臨時關稅公佈後,中國商務部回應,對於符合條件的上述申請,調查機關將啟動立案程序。

新華社:中國冀歐盟 認真重新考慮電動車關稅問題

歐盟將對中國製電動車徵收最高38.1%額外關稅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